源自《纽约时报》的这部个人纪录片讲述了一名前副排长和他的两个年幼的儿子在近 10 年里的故事,记录了他在阿富汗战场上身受重伤后返回家乡的经历。最初这是某军营在 2010 年的一年期部署项目的一部分,但记者出身的电影制作人卡特琳·艾因霍恩和莱斯尔·戴维斯坚持用这个故事来追踪服兵役对一个家庭的长期影响。《父,子,兵》既是对生活在现役的阴影中的普通百姓的真实写照,又是对两代人服兵役的纵向调查,是一部关于战争后牺牲、意志、责任和美国男子汉意义的深刻的个人探索。
鸟类无拘无束的翱翔令人羡慕,其他奇妙的动物或弹跳或滑翔,超越重力腾空而起。借助最新的摄影设备和拍摄技巧,本片揭示动物升空的优雅身姿和科学原理。
暂无简介.
当医疗团队试图了解 10 岁女孩玛雅·科瓦尔斯基的罕见疾病时,他们开始询问她的父母。突然间,玛雅被国家监护——尽管家人迫切希望把女儿带回家。
神秘北极光一直都是天体物理届的最大奥秘,并引起了几个世纪的科学家们的巨大兴趣。这部讲述极光的纪录片揭开了数千年来令人眼花缭乱现象的秘密,深入北极圈的专家利用新技术进行创新测试,解释天空中时如何以及为什么产生这道泛蓝绿色并且明亮的光 。美丽极光和神秘的外太空有着什么样的联系?研究极光是否能打开寻找外星人的通道呢?我们在这部影片里都能找到答案。
亚历克斯·霍诺德从2009年就梦想着徒手攀登酋长岩,此后尝试了1000多次,而徒手攀登酋长岩是自己的 “终极目标”。为此,他准备了一年半的时间,借助绳索攀爬过近60次酋长岩。他表示,自己这样做并非为了进行预演,而是反复尝试不同的岩点,研究攻克最难的区域。纪录片拍下了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及酋长岩的壮丽景色及霍诺德登顶的历史时刻。除此之外,片中还回顾了他怎样处理极限目标带来的生命风险,以及他如何追求卓越完美,从而在无绳索保护的情况下保证万无一失。
《澳门之味》全景式记录了澳门回归祖国后,全国及世界各地美食在澳门落地生根、共融再造的故事。该片不仅取材澳门,更将视角延伸至首都北京和广东中山、珠海、增城等地,将错综复杂的历史脉络和各有特质的美食故事串联编织,绘就出一张开放、包容的澳门美食图景,打开“好味”背后的文化之源。
故事开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上海支边青年冯志远(张嘉译 饰)告别了新婚妻子,来到宁夏腾格里沙漠的鸣沙中学。由于该地自然条件恶劣,许多支教的老师悄悄离开了,冯志远没有走,他一个人承担起四门课的教学任务。家境的贫困让学校三分之二的学生辍学在家,冯志远逐个登门做工作,使部分孩子回到了学校
公元 79 年,庞贝古城被一场末日火山摧毁,另一座罗马城镇也遭到毁灭,专家们现在使用尖端技术调查维苏威火山第二位受害者的秘密。
本集主持人要去体验英国过山车活化石,并了解带来奇特失重时间体验的关键技术上止轮是怎么回事;在德国乘坐G力探险,挑战82度近乎垂直的高速俯冲;在西班牙冒险岛体验完全自由坠落的旋风神鹰;并去佛罗里达尝试自由坠落后的云霄飞行!
E01 豌豆和豆类
EO2 沙拉
E03 根类和绿叶蔬菜
E04 多汁水果
在人类的蒙昧时期,渴望风调雨顺时的五谷丰登,促使世界上所有的民族,抬头仰望威力巨大的天空。于是,先民们开始了对天的顶礼膜拜,用各种方式对天祭祀,以求得天神的眷顾和庇佑。人类文明踏入新千年之后,在北京南郊,世人看到了一处庄严静穆的建筑群,它就是——天坛。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最初实行天地合祀,叫做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实行四郊分祀制度后, 在北郊觅地另建地坛,原天地坛则专事祭天、祈谷和祈雨,并改名为天坛。清代基本沿袭明制,在乾隆年间曾进行过大规模的改扩建。目前的主体建筑除祈年门和皇干殿是明代建筑外,其余都是清代建造的。
天坛建筑群,包括陈设列神牌位以及皇室先祖的皇穹宇,用于孟春祈谷的祈年殿,有“小紫禁城”之称的专供皇帝沐浴斋戒的斋宫等,还有享誉海外的声学建筑——回音壁,有着“人间偶语,天闻若雷”之说的三音石,以及充满了传奇故事的七星石等名胜古迹。天坛建筑群经过历代的修复和改建,集明/清建筑技艺之大成,是中国古建珍品,更称得上世界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澳大利亚东北海岸有一个世界奇观:从太空中都能看到的大型生物结构,它比任何城市的构造都复杂。澳大利亚三分之一的鱼类都生活在这里。这是大堡礁,它包括珊瑚礁、泻湖、岛屿和深海通道,总长度2600公里。一个活生生的堡垒,迎面与无情的海洋力量相遇,保护着澳大利亚的海岸。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名字,但只有少数人知道它的真实含义。大堡礁拥有8000年的历史,是2000多种海洋物种的家园,但它正在消亡。我们能拯救珊瑚礁吗?这是一个运用前沿科技拯救自然奇观的故事。